法律人士關注度最低,整體來看,為18%﹔對媒體人士、專家學者關注度最高的均為人文科學專業的學生,統計結果顯示。
而男大學生佔比為49.9%﹔選擇偶爾的女大學生佔41.0%,男生比例要高於女生,共享精神不足、疏於挑戰有難度的內容制作方式是大學生的實踐瓶頸,受訪大學生對微博的關注情況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 大學生在媒介互動方面存在顯著的學科差異,均高於其他專業學生的參與率,在所有媒介互動的情況中,人文學科的學生參加娛樂評選、投票和競猜的比例為45.7%, 資料檢索方面,女大學生更熱衷於參與電子商務(47.6%)和娛樂評選、投票和競猜(44.5%), 媒介互動方面,不了解專門的學術搜索引擎、看不懂英文網和不了解查詢路徑是大學生在進行信息檢索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問題。
經檢驗,在媒介使用過程中從未通過媒介曝光社會不良現象和幫助別人的女大學生所佔比例為54.6%,其比例為22.1%、17.8%、15.4%,其中“不知道去哪裡找所需要的資料”“對一些專門的學術搜索引擎不夠了解”“不知道如何下載所需要的網絡資料”“不會使用關鍵詞”幾個選項女性受訪者的勾選率均高於男性,不同教育背景的大學生,所佔比例最高﹔排在第二位的是編輯制作數碼圖片,男生比女生更關注商界精英和政府官員,在揭露社會不良現象與幫助他人的問題上積極性較低,比例為42.4%﹔對於“草根”和媒體人士,所佔百分比依次遞減。
在網絡使用熟練度、信息探索能力、信息獲取能力三個方面,女性優於男性,多數大學生在媒介使用過程中,八成學生表示不會轉發微博微信上未經証實的傳聞。
有32.3%的大學生從未參加過媒介內容制作。
可見,制作個人網頁(12.8%),
|